[转载]随机生成13位绝对无重复随机数的高效方法 – 天地不仁 – 博客园.
问题描述:随机生成13位绝对无重复随机数的高效方法。
问题思路:
1、 预先生成好所有无重复随机数并存储,按需取数;
2、 随机生成,即时比对当前所有已生成数。若存在,则重新生成。
3、 寻找一个好的无冲突的hash算法(或冲突概率较低)。
4、 按照一定的算法来生成伪随机数,要求满足一定数量级内无相似度或较低相似度。
随机就不可能不重复,故任何算法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随机.只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高频度的碰撞及相似度,从而给外界一个随机的假像.
思路一的相关方法及问题:
事先生成1-10000000000000,然后分组打乱,重复若干次后,即可获得所有的10万亿的数据。生成13位数(10万亿)大概是2的43 次方,假设我们采用4个bit位存储一个数字(满足能表达数目至少大于九的二进制最小长度),那么一个13位的数需要52bit,即约为7Byte(字 节),乘以2的43次方,可以预算整个占用空间约为56TB。无论采用何种存储方式的优化,因为随机化后的相似度极低(动态规划中的邻灰度压缩算法,包括 使用数据库)优化后也是TB级的数据量,故此基于此思路上实现方法均是不现实的。
思路二的相关方法及问题:
1、 数据库用生成序列做主键(由数据库来完成不重复判断),插入失败则说明此数据已存
在,方法实现简单易行。
2、排序随机生成的随机数,采用二分查找法,并插入排序队列中的合适位置。
3、人工生成红黑树(AVL),每次插入时判断是否已存在。
此三种方法均可以实现,但是从效率而言第三种方法较好,通过数据库异常来确定数据是否重复性能明显是最差的。相比第二种方法,插入采用链表明显效率更高,但是要实现二分查找的随机访问必须要使用类似数组的序列。固采用第三种红黑树的方法是效率最高的。
但是这类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当已经生成好50%以上的数据后,这颗树的查找效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颗树(或者数组)的大小也快接近TB级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反而不如第一种思路实现的方法简单。而且举一个例子,十个数里面如果已经取完八个不同的数据后再生成随机数,那么重复抽到已经生成的那八个 数中的一个的概率就非常大了,这样分析后可以得到,每生成一个随机数,需要遍历整颗树的次数会随着树的增大而增大,这是不可以接受的。
思路三的相关方法及问题:
1、依次Hash 1-10000000000000个数字,并将结果进行冲突检测。
2、 MD5类似强Hash算法加密固定区间内的数字,如果出现相同则说明无法逆向解密。(需要采用单向唯一映射修改长度)
3、 GUID的生成方法参考。
方法一,需要存储相应的结果来进行冲突检测,类似与思路二中的方法3,存储量非常大。方法二和方法三是同一种问题,MD5加密后是生成16或者32 位不重复字符,注意这里是字符(0-9a-zA-Z),而GUID随机生成的是128位的字符,故很难找到一种将16、32甚至128位映射到32位且每 一位由62(10+26+26)个字符集映射到10(0-9)位的数字字符集的方法来单向映射如此大的数字集之差。
思路四的相关方法及问题:
这个思路是我们目前推荐的且易于实现。
分段链接法;
首先我们将数据划分为6+6+1,这就将我们的数据量缩小到百万级。为什么这样划分,是根据一定的时间效率和后面的链接方法决定的。
下面我们来讨论随机生成6位随机数的方法:
1000000 个数中生成 100000 位随机数花时3s。
1000000 个数中生成 500000 位随机数花时16s。
1000000 个数中生成 800000 位随机数花时43s。
1000000 个数中生成 900000 位随机数花时 > 1h。
故我们选择第三种方案。
生成的数据截图如下:
使用同样的方法再重新生成一个6位随机数。
链接方法我们采用横向邻近无关联连接法:
如图:
(此处不使用数据库笛卡尔乘积,而采用程序读取部分数据,并在数据不足时自动缓存下一部分数据)
固此方法可以得到千亿级内不重复,八十万级数据量内无相似度;(对称链接)。而且对于整个的空间消耗都符合要求。
下面是关键的数据库随机选取随机数SQL脚本。
USE Job
GO
CREATE TABLE tb2(id char(6))
CREATE UNIQUE INDEX IX_tb2 ON tb2(id)
WITH IGNORE_DUP_KEY
GO
DECLARE @dt datetime
SET @dt = GETDATE()
SET NOCOUNT ON
DECLARE @row int
SET @row = 800000
WHILE @row > 0
BEGIN
RAISERROR( ‘need %d rows ‘, 10, 1, @row) WITH NOWAIT
SET ROWCOUNT @row
INSERT tb2 SELECT
id = RIGHT(100000000 + CONVERT(bigint, ABS(CHECKSUM(NEWID()))), 6)
FROM syscolumns c1, sysobjects o–, syscolumns c2
SET @row = @row – @@ROWCOUNT
END
SELECT BeginDate = @dt, EndDate = GETDATE(), Second = DATEDIFF(Second, @dt, GETDATE())
GO
SELECT COUNT(*) FROM tb2
GO
数据打乱脚本
select identity(int,1,1) as rownumber, * into tmp_tb from tb order by NEWID();
select identity(int,1,1) as rownumber, * into tmp_tb2 from tb2 order by NEWID();
数据合并采用程序控制:
具体合并方法见上图。要点是记录在第一表中的位置,及错开度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