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软件工厂

Gunther Lenz是微软的一名架构师,Christoph Wienands是在西门子工作的一名软件工程师,两人担当起了一个项目,目标是评估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Domain Specific Languages工具为基础建立的软件工厂(Software Factory)的优势

虽然对于目前基于文本的软件开发工作来说,重用增加、抽象层次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好处,但还不足以向管理层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证明先期投入的必要性。因此我们着手寻找定量的数据,以图清楚地在商业上确立这种范型。

该分析的目标是在框架及应用程序开发领域识别出自动化和重用的机会。为此作者开发了一个软件工厂模板(Software Factory Template):

软件工厂模板是在Software Factory Schema的基础上实现的。我们提供了多个T4模板——有工件生成、向导和DSL——全都包含在安装包里。这些模板给开发者提供了额外的工具和上下文敏感的自动化机制。

他们的项目分为两个部分:

  • 用DSL生成框架性的C#工件
  • 通过指导(guidance)和自动化为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支持

经过初步研究,他们发现:

对于开发者来说,以前定义加上使用要输入320行的代码,而现在只需要输入几个字符串,然后决定几个选项就可以了。最终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质量也提高了——因为只能在合理的选项中选择,而且在工件生成之前还会对输入进行验证。

总而言之,结论就是:

DSL开发成10倍地提高生产率,投资收益率超过100%。

对于指导包(guidance package),即使在最低投入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超过300%的投资收益率。

作者们计划在未来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

  • 如何将此方法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 如何让工具适应更复杂的实现?
  • 能够节省多少维护工作?
  • 如何处理DSL元模型及模型的演进?

查看英文原文:Making the Business Case for Software Factories

赞(0) 打赏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